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2021-10-08 00:00:00
返回列表

和谐与持续——《生物多样性公约》对景观设计的指导意义

随着景观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景观的意义从单纯的美化环境逐渐演变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以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为条件、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景观设计师应以此为最终目的来衡量自己的设计成果。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66%提高到了2020年的83.4%,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双双超过90%,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以上数据足以证明“人与自然生命是共同体”这一理念在我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及落实。


而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环,生态修复是一种人类通过生态恢复和重建手段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并通过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其发展机遇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生态修复不仅要实现对自然的修复,更要实现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修复即社会修复。”从系统角度,可以认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完整全面的修复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1633676397254014.jpg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阶段会议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举行。境外人员线上参会,境内有关人员现场参会。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领导人讲话、高级别会议、一般性议程,发布“昆明宣言”等文件,同时举行生态文明论坛等配套活动和展览等。第二阶段将于2022年上半年线下举行,以方便各方广泛而深入地磋商探讨,推动达成一个凝聚广泛共识、既雄心勃勃又务实可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从景观角度而言,《欧洲景观公约》将“景观”定义为当地人或游客所能感知的部分土地,它因自然力量和人类的长期作用而发生演变。在生态系统关键服务的持续流动方面,这个空间尺度非常重要。


《生物多样性公约》将“可持续利用”定义为“使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的方式和速度不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长期衰落,从而保持其满足今世后代的需要和期望的潜力”。这尤其要求维护生态过程(如授粉、种子传播、分解)和遗传多样性。景观是促进相关政策和部门之间协调的一个适当的空间尺度,因为定居点、交通基础设施、农业、林业、采矿、狩猎和保护等多重土地利用形式往往会在同一个景观中共存(并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


同时景观是一个重要的规划框架,可以避免生物多样性压力在地区间位移。因此景观方法往往很必要,可以确保一些景观单位的成功不会给其它景观单位造成负面的意外后果。


1633676694459110.jpg

景观设计需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结果导向,通过以下方式增强景观的适应性与持续发展性:


·促进生态、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包括空间多样性和管理战略多样性―─保护变化的组成内容,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未来选项。


·建立多种规模的认知和创新能力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复原能力。


·加强行动与其后果之间的稳定反馈,尤其是负面反馈和严密的反馈循环,但允许足够的干扰,以便系统在基本控制下适应持续变化。


·维护生态和文化遗产,包括与土地的文化联系,从而保留系统记忆,例如各地的城镇记忆与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建立跨越多种规模的联系,包括适应性治理以及公园与周围景观之间的关联性通过以下方式促进转型能力(积极转移到理想新系统、替代被动退化的能力)。


·摆脱束缚的思维。


·将危机视为结构性变化的机会。

 


相关新闻

QQ在线咨询
028-62137457